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枚珍贵的革命扩红竞赛突击二等奖章,为国家二级文物。这枚奖章为铜褐色,呈五角形,直径5.6厘米,奖章上留下了年代的斑驳印记,镌刻的字体也有些磨损,甚至有了锈斑,但是,“革命扩红竞赛突击第二等奖品”几个字仍然闪闪发光,它见证了中央苏区轰轰烈烈的扩大红军运动那段光辉的历史。
1933年2月8日,正值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处于最为激烈之时,中共中央局提出了在全国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的号召。霎时,中央苏区各级政府闻讯而动,纷纷在第一时间确定扩红任务,签署竞赛条约,组织扩红竞赛,掀起扩大红军高潮,形成波澜壮阔的扩红运动。
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中央直属县,在历次扩红中都走在各地前面,成为扩红模范县。当年,为了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在“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号召下,全县广大劳苦群众以“踊跃参加红军,保卫胜利果实”为光荣,互相竞赛、彼此角逐、人人动员。妇女们唱起《送郎当红军》《十送郎》等红色歌谣,手捧鞋帽手巾等慰劳品,动员鼓励男子当红军,投身杀敌。就连放学回家的少年儿童也有组织地沿途高呼口号:“大家当红军去!”党员、团员们则在扩红运动大会上振臂高呼:“大家跟我一起去报名当红军!”一时间,瑞金城乡到处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当红军的动人景象。
在1933年的红五月扩红冲锋月中,瑞金云集区坪山乡曾来英、谢来发娣、谢玉英三位翻身作主的农家妇女,不仅动员自己的丈夫当红军上前线,还带动了本村14名年轻人参加红军;桃阳区山崇乡李贤胜三兄弟,黄安区梅岗乡洪先滨、洪先浪、洪先彩、洪先全四兄弟,争先恐后加入红军队伍,被传为佳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荣显,在参加扩红动员后,先后将八个儿子全部送上了革命前线战死沙场的真实事迹,激励着苏区儿女,从戎报国,杀敌守疆。这些先进典型都一一被《红色中华》报作了广泛宣传。
潮水般的瑞金儿女投身红军队伍的浩荡之气,感动了中央和地方政府,1934年6月2日,在瑞金县召开扩红总结会,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罗迈、中革军委总武装动员部部长滕代远等领导到会并致词,号召苏区各县向瑞金学习。朱德总司令亲手将一面绣有“三月计划一月超过”八个大字的奖旗授予瑞金县委。《红色中华》报先后以《一鸣惊人,瑞京县首先胜利》《瑞京红五月扩大红军突击中的宝贵经验》《瑞金终于走上了模范县的道路》等累牍报道,宣传推广瑞金县的扩红成绩与经验。
为表彰在扩红运动中的优秀人员,鼓励苏区全境继续积极参加扩红竞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对在扩红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予以奖励、授予奖章。1933年8月,沙洲坝村松下杨世球在扩红突击竞赛中表现优异,被中央政府授予革命扩红竞赛突击二等奖章,这一无尚的荣光,被他们家世代珍藏下来。1953年6月,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小组在征集文物时,杨衍清将父亲杨世球的革命扩红竞赛突击二等奖章无偿捐献给纪念馆珍藏。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