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姜椿芳家的秘密“端午宴”

1912年7月28日,姜椿芳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贫苦家庭,在少年时代就受到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1928年,姜椿芳随家北迁,来到哈尔滨,很快就融入新环境,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1931年夏,姜椿芳加入了反帝大同盟,随后加入了共青团,于1932年成为中共党员。

姜椿芳的父母一直默默支持着儿子的工作,同儿子一起全心全意地维护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许多秘密会议之所以召开得顺利圆满,姜椿芳的父母功不可没。

端午节是哈尔滨人非常重视的节日。1933年端午节这天,姜椿芳的父母早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比起左邻右舍,他家的这个节日更不寻常。因为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利用端午请客作为掩护,在姜椿芳家里召开一次扩大会议,届时,党的主要领导都将聚在他家,讨论如何贯彻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研究下一步对敌斗争计划。姜椿芳家作为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的秘密机关,按照地下活动的原则,除了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和中共满洲省委的秘密交通员以外,别人是不允许来的。但是,为了确保这次扩大会议顺利召开,中共满洲省委反复研究,认为只有选择这里最为安全。但是,这样却违反了地下工作惯例,作为补救措施,省委要求,会议过后,姜椿芳还要搬一次家。

在长期的地下斗争中,姜椿芳的父母从默默为儿子担心到主动支持儿子工作,成为姜椿芳参与地下工作的可靠后盾。二位老人深知儿子交代下来的这次端午请客意义重大,就积极为儿子出主意想办法。姜母认为,为了更像过节请客,领导也应该带爱人来,有小孩的也带着,否则,都是一些青壮年男同志,不免让人怀疑。姜椿芳向有关领导转达了母亲的建议,中共满洲省委觉得姜妈妈的话很有道理,就同意了她的意见。

姜椿芳的父亲则里外忙活,买鱼买肉,还宰了一只鸡,准备了雄黄酒只等着“贵客”登门。邻居们看到姜家这样热闹,都知道今年的端午要有很多亲友来。因为平时大家相处得很好,所以有热心人就上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他们自然婉言谢绝。到了端午节这天,从上午十点多钟开始,姜家就宾客盈门。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魏抱一(李实)、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部长何成湘及爱人、孩子,军委负责人李兆麟和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李耀奎夫妇等先后赶来赴宴。姜椿芳的父母故意在院子里宰鸡、剖鱼,忙得不亦乐乎。姜母一会儿上街买点葱蒜,一会儿又上街添点油盐。她这样做,一方面是向邻居表示真是忙着待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到街上望风,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实际上,这次重要的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已经开始了。

1933年召开的这次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对整个东北革命形势的转变有着重大意义。围着姜家的小饭桌吃饭的人并不在意热茶已经变凉,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在全满洲各抗日武装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把各地的义勇军联合在一起。

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钟会议结束,姜椿芳家的端午节请客也就“散席”了。“客人”们纷纷告辞。这次会议所决定的东北抗日斗争新的路线、方针、战略,确定了东北军事、政治斗争的方向。历史也证明了,中共满洲省委的这次扩大会议,标志着党在东北领导抗日斗争战略和策略上的重大转折。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