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寅,山东省寿光县古城村人,1912年10月28日出生。他高小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后经父亲允许,到青岛市大英烟草公司一家卷烟厂当零杂工。在工厂里,他目睹了旧中国的黑暗和工人们的悲惨生活,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便从青岛又回到家乡,发奋自学。
1938年1月,日寇大举入侵,中华民族正处在危急关头,胡寅毅然投笔从戎,在徂徕山参加抗日部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任八路军营长、团政委等职。此间,他率领部队转战于泰山南北、沂水河畔,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威震敌胆。
1943年,反共顽固派岳伯芬部的三团团长王其祯公开投降日寇,并在庄科、小龙堂安设了据点,配合日寇加紧对南部山区进行封锁,并逮捕抗日群众。为了严惩汉奸,章丘县委决定攻打王其祯部的驻地小龙堂和庄科,并请调泰山军分区主力十团三营协同作战。十团三营由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指挥攻打小龙堂,胡寅指挥县独立营和几个区中队攻打庄科之敌。经过一夜激战,王其祯部二营被歼灭,其余溃不成军。胡寅到章丘县后,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从山区丘陵到巴漏河畔,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
胡寅十分重视做好党的统战工作。他经常宣传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大家从抗日的大局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狠狠打击日伪顽军。
辽沈战役结束后,胡寅所在部队奉命入关,途中发生车祸,胡寅不幸遇难。
胡寅是一位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优秀指挥员,为了抗战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胡寅虽然牺牲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将彪炳千秋!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