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三原特别支部诞生。从此以后,咸阳各地的党团组织陆续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
1924年3月,团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决定,由团中央及豫陕区委设法在西安、郑州、三原等地建立团组织。同年冬,在渭南赤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姚志哲、杨纯德、田怀德考入三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姚志哲等在三原上学期间,赤水团组织负责人王尚德(王璋峰)就指示他们在同学中秘密发展团员。1925年1月28日,西安团组织负责人张秉仁到达赤水,与王尚德同邀华县、三原、赤水、西安各团体进步分子,于2月1日在赤水职业学校召开联席会议,传达了团中央和西安团支部对华县、三原等地建立团组织的愿望,并决定在华县、三原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
1925年1月,在上海大学上学的三原籍学生、青年团员李秉乾,受团中央恽代英的派遣回陕,以开展国民会议促成会的名义建立和发展团组织。李秉乾回到三原后,于2月间成立了渭北青年社。
1925年2月23日,李秉乾在三原北城二郎庙主持召开会议,接收亢维恪、赵宗润、王之鼎加入团组织,并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原特别支部。5月8日,张仲实、张云汉、何维珍亦被批准入团。为适应斗争需要,按照团章关于团书记三个月进行一次改选的规定,共青团三原特支于6月7日改选赵宗润为书记,有团员12人。
1925年9月下旬,团中央派吴化之(吴华梓)以全国学联代表的身份到陕西整顿团组织。12月初,吴化之在整顿三原团组织的基础上,把团员中年满18周岁的优秀分子转为中共党员,并在省立第三职业学校后花园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三原特别支部。中共三原特支隶属中共豫陕区委领导,1926年1月改属中共西安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
1926年3月30日,在吴化之的指导下,共青团三原特支干事会召开团员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同日,共青团三原地委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赵宗润为书记,王鸿俊为组织委员,庞诚斋为宣传委员;选举贾怀庚为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程士诚为“非基”运动(反对基督教运动)委员会书记。共青团三原地委下辖省立渭北中学、第三师范学校、第三职业学校和富平庄里4个支部,有团员30人。
1927年3月22日,根据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决定,在中共三原特支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三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张秉仁,组织委员贾怀庚,宣传委员王之鼎,农委书记庞诚斋,妇委书记王爱玉。中共三原地委下辖富平、高陵、泾阳、云阳、蒲城5个特支和三原省立渭北中学、第三师范学校2个支部,有党员47人。4月,党员发展到86人。5月,所辖支部发展到20个,有党员207人。中共三原地委隶属中共陕甘区委领导。7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有关规定撤销了地委一级建制,将中共三原地委改为中共三原县委。三原县委下辖中共高陵、富平、蒲城、旬邑特支和淳化一高支部及6个直属支部,有党员101人,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共青团三原地委亦改为共青团三原县委,隶属共青团陕西省委领导。
中共三原特别支部——咸阳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的诞生,标志着咸阳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咸阳各地党团组织建立后,即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开展农民运动,扩大党的政治影响,为咸阳地区党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