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青年实话》:中央苏区最受欢迎的报刊之一

1933年4月30日出版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周刊》(第二卷十三号),现收藏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1931年6月1日,《青年实话》在江西永丰龙岗创刊,初期为传单版式,十六开单面油印,共四版。在出版两期后,被迫停刊。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党和苏维埃政府各项政策,开展青年教育,1931年12月1日,《青年实话》在红都瑞金复刊。1932年2月15日,出版第10期时,《青年实话》改为小册子,增加了封面和图画,由最初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月刊,直至周刊。1934年9月30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夕,《青年实话》出版了最后一期,共发行了141期,发行量最多时达2.8万份,仅次于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

《青年实话》由少共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陆定一、魏廷群先后担任主编,少共中央局领导人顾作霖、凯丰、曾镜冰、张爱萍、王盛荣、陈丕显以及肖华和刘志坚等经常为该刊撰稿。1933年初,团中央从上海迁入苏区与少共苏区中央局合并后,《青年实话》成为团中央机关刊物。

《青年实话》先后辟有前线通讯、大事评述、莫斯科专电、团的建设、轻骑队等栏目。刊登的文章体裁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主要反映苏区内外的重大事件以及团员青年关心、乐于接受、急于了解和掌握的革命道理,青年工作方法和经验,科学生活常识、文学知识等。刊载的内容包括:传达少共苏区中央局和共青团中央的决议与宣言,记述青年红军的生活状况和英勇作战的故事,报道各地青年踊跃参军和苏区民众拥护、慰劳红军的事迹,反映苏区青年、团员生活和热烈参加革命的实际情况,介绍整理团的工作与青年群众的工作实践经验,编载各种革命歌曲,刊载白区青年群众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胜利,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等等。

《青年实话》经常向苏区军民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常识,运用马列主义观点解释苏区革命斗争实际中的问题,编撰《马克思的事迹》《列宁革命事迹简介》《列宁与共产主义运动》《列宁的故事》等通俗材料,并在“问题解答”栏内负责解释苏区干部群众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此外,其办刊生动活泼,除发社论和评论文章外,还辟有根据青年特点和爱好的“青年生活素描”“白区青年生活”“青年卫生顾问”“工农大众文艺”“轻骑队”“体育”“游戏”“测验”“悬赏征答”等栏目。

《青年实话》成为指导共青团工作、教育引导苏区青年、提高自身素质和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工具。《青年实话》在团员青年中,尤其是红军青年官兵中有着极大影响,成为中央苏区最受欢迎的报刊之一。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