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农商银行——心系小微 服务“三农” 全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沙洋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蔬菜种植大户的大棚里了解经营情况

今年以来,沙洋农商银行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17年10月末,该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1.6亿元,当年净增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0.67亿元,贷款余额、当年累放额、当年净增额均居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

明确“三个投向”,鼎力支持地方经济

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及重点企业转型升级。该行紧跟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步伐,合理规划信贷投向,聚焦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主动深入产业园区开展调研及项目对接,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效益好、能耗低的新兴产业倾斜。1月至10月,该行累计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42户,累计发放贷款5.2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力支持 “三农”。今年来累计投放“三农”贷款1872笔、4.9亿元,为“三农”类客户创业和再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大力支持城乡居民消费。今年1月至10月投发放各类消费贷款610笔、1.7亿元,有效支持了扩大内需。

创新“网格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该行自推行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以来,不断丰富网格化内涵,精心实施四大“网格化+”模式,取得“政银农”三赢的良好效果。该行创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网格化信贷产品,在湖北银监局组织的全省金融服务网格化产品创新活动中被评为三农类优秀创新产品。

实施“网格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950笔,金额突破1亿元,达到10247.44万元,占全县扶贫贷款的93.31%,共助力1917户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

实施“网格化+普惠金融”模式,助力“三农”金融服务。该行以遍布全县的网格站点为依托,设立122个惠农金融服务站点。两年来,在网格站所在地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93场,激活居民健康卡25万张、办理助农取款157500笔、8.95亿元,发放各类支农(扶贫)贷款2.7亿元。

实施“网格化+农村信用体系构建”模式,助力提高“三农”客户获贷率。现已采集包括农户的家庭经济、资产、精准扶贫等信息在内的标准化档案38500份,已完成对93850户农户和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评定,让信贷支农更加精准,将“三农”信贷获贷率由构建前的75%提高到100%。

实施“网格化+农村基层网点党建”模式,夯实网格化工作持续开展的基础。创建活动中紧紧依靠村支部及各村网格员,发动各支行党支部、党员在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让镇村干部及当地农户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不是一阵风,而是惠及“三农”的长期的有生命力的金融服务举措。

坚持“五个全面”,助力小微企业腾飞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该行全力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多方位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政银合作全面覆盖。在所有乡镇运用“福企贷”对小微企业进行支持,现已为42户企业审批、授信投放“福企贷”2.53亿元。银企对接全面畅通。使小微企业贷款客户逐年增加。金融服务全面改善。政策保障全面发力。该行对外落实“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政策,减费让利、减息让利为小微企业降成本,截至10月末,该行向小微企业累放贷款9.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6亿元。(樊孝军 曾慧)

来源:荆门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