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行政审批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大力实施“两个畅通”工程,畅通群众企业诉求表达解决渠道,用心用情做好群众诉求的“咨询员”“督办员”“分析员”,当好社会情绪的“减压阀”。通过“倾听—共情—解决”模式,不断提升热线接通率、满意率;践行“接诉即办、办就办好”理念,以“工单革命”倒逼效能提升。一根热线,连起民心,12345热线用“温度”与“效能”标注着新时代政务服务的标杆。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荆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或热线)大厅的电话铃声已经此起彼伏。这里是群众和企业反映问题最便捷、最通畅的渠道,也是我市用心用情打造的政务服务“总客服”。70多名话务员24小时坚守岗位,用声音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责任,成为一条有温度、能办事的政民连心线。
2025年,12345热线服务质量已连续两年获评全国A等,热线集体先后荣获“全国价值创造优秀单位”“全国政务服务示范单位”“最佳明星班组”“湖北省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01一条热线听民声:当好“问不倒”的咨询员
“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简单的一句问候,开启了话务员与市民的暖心对话。
“12345,有事找政府”,政务服务热线一头连着企业、群众,一头连着政府。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两个畅通”工程,将全市35条热线整合到12345热线,企业和群众有什么难事、困惑,只需一个电话,便能得到及时回应。“平台上线以来,月均诉求受理量从1.3万件增至4.2万件,话务员人均每天接听电话增至100多个,这对话务员的专业素质是极大的考验。”热线值班班长李贝贝说。
宽敞明亮的接线大厅
为把电话“接明白”,12345热线构建了规范的接线、解答、派单、督办、跟踪、回访、评价、结案等业务流程,每个群众来电,话务员都需做到准确记录、耐心解答、精准派单。因为群众来电可能涉及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各种问题,涵盖各职能领域,如何准确解答、精确派单,不断充实“知识库”,成为话务员的必修课。为此,针对群众一般咨询类诉求,他们狠抓“两个注重”:注重常态分析群众“点单”意愿,梳理汇总高频问题和最新政策,制定标准答复口径;注重常态训练,开展系统的政策知识培训,确保即时、精准提供解答服务。目前,一般咨询类诉求当场答复率达80%。
“群众打来电话是源于对政府的信任,让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李贝贝告诉记者。为提高通话满意评价率,通过“理论培训”“老带新”“实操培训”紧密衔接的方式,重点培养接线能力、沟通能力和业务知识。每天晨会、每周例会,首问负责、绩效考核等制度严格落实,“每月服务之星”“年度服务标兵”评选激励着每一位话务员。目前,中心有36名话务员获得了工信部认证的咨询师资格证,人数为全省之最。2022年以来,热线接通率保持99.9%,通话满意评价达99.2%以上。
02耐心倾听解民忧:当好社会情绪的“减压阀”
“我们要做一条有温度的热线。”市市长专线办公室主任罗琼蓉说,这是他们的工作理念和目标。“有温度”,不仅体现在切实帮群众和企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且要让群众在拨打电话的过程中能“听”到微笑,感受到温暖。
市市长专线办公室主任罗琼蓉(右二)与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协同进入厂区探查
李贝贝在一次值班中,深夜接到一位女性市民来电,讲述其父亲因借高息民间贷款,被法院判决偿还高额债务,家里人想不通、有情绪。李贝贝在接听过程中,先是耐心倾听,待女士情绪缓和后,便从人情和法理角度解释劝慰。后来女士情绪平静下来,坦言说自己知道事情的结果没办法改变,打热线也是因为情绪无处宣泄想找到一个出口。
“我们构建了‘倾听—共情—解决’的诉求接听处置模式,整个接听过程都要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温度。”李贝贝介绍。
李贝贝正在处理日常工作
当然,接线只是服务的第一步,对于一些特殊的诉求,12345热线的服务不止于“接线”。2024年,东宝工业园区附近有居民多次投诉称有刺激性气味影响生活。问题反映到环保部门后,经查并没有企业发出刺激性气味。罗琼蓉两次独自开车去涉诉区域进行暗访,并再次邀请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进入园区内察看生产情况,均没有发现异味。面对这样的情况回复,投诉居民心服口服。
12345热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矛盾纠纷的“晴雨表”。热线建设“两个畅通”数据智治平台,通过建立9大预警模型,实现集中热点问题提前感知、精准研判,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认领提前处置,实现从事发后着急“灭火”到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转变。近年来运用清单成果,完善“司法+行政+行业”联调机制,累计排查化解“一人多次”“一事多人”诉求1万余件。
03一张工单炼作风:当好“抓到底”的督办员
2023年底,一个涉及到某企业的工单,因为原因比较复杂,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解决。2024年,该工单在企业服务专席话务员刘蓉蓉的介入下,2个月之内得到圆满解决,得到拨打热线求助人的高度评价和真诚道谢。
“对于话务员来说,接到的群众电话只有一个,但为了推动事情解决,我们打出去的电话有可能是20个,甚至50个。”刘蓉蓉说。其间,她多次主动对接相关单位,协调双方召开协调会商议解决方案,并跟踪方案落实情况。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近年来获得的部分荣誉
以群众诉求实际办结为工单结单标准,这在全省也是“独一份”。热线践行“接诉即办、办就办好”理念,明确“21515”限时办结刚性约束,即紧急事项2小时快处、简单事项1日清零、一般事项5日办结、复杂事项15日化解。坚持定期碰头会商、领导包案调度,强化动态监督,定期检视事项办理情况,进展缓慢的“临期提醒、逾期通报、挂单督办”,久拖不办、限期办理不力的,启动问责程序。
截至目前,97%的群众诉求类事项能够按照“21515”原则限时办结。对于复杂诉求事项,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实地了解问题症结,厘清部门责任,明确整改措施,定期跟踪调度,实行销号管理。
04数据分析促治理:当好“想在前”的分析员
“‘一号挪车’的服务,让我感受到荆门这座城市的温度!”来荆旅游的王先生由衷点赞。“一号挪车”是12345热线与公安交警车辆信息库打通的创新举措。今年“五一”期间,该服务处理挪车诉求813件,挪车成功率91.5%。
“前两年,有关停车难的诉求很多,我们想到将交警相关平台与12345热线‘链接’。这一想法跟公安交警部门‘一拍即合’,将12345平台与交警车辆信息库、智慧停车系统贯通,构建了‘一号挪车’服务。服务自2023年8月开通以来,日挪车量在100多件,节假日达到200多件,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罗琼蓉介绍。
同样依据民情数据分析而产生的便民服务是电梯困人救援服务。通过这项服务功能,12345热线可快速启动三级救援响应体系,让电梯救援更加高效,自去年10月启动后,每月的救援量达到40件到60件。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数据平台
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提高研判效率。走进热线大厅,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民情数据热力图”。2022年以来,分析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累计形成决策参考报告130期,其中97期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李贝贝介绍,团队建立“日汇总、周分析、月研判”机制,将碎片化诉求转化为系统治理方案。
从清晨到深夜,12345热线始终在线。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每一个电话都是一份信任,每一次解答都是一份责任。12345热线用一根电话线,丈量出为民服务的初心刻度,更用“温度”与“效能”标注着新时代政务服务的标杆。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冬梅 龚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