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村社街巷、企业车间、社会组织服务站点,他凭扎实业务破解民生难题,以精准提案推动发展变革,在服务群众的征程中,生动诠释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政协委员的履职情怀。他就是县政协委员、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杨云。
工作中,杨云始终秉持"沉到一线摸实情,深入调研出硬招"的理念,带头深入基层,定点蹲守高坪、百秀坡等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面对面交流,精准掌握社区治理堵点;实地走访法麦克斯、劲驰汽配等重点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与发展需求;深度融入外卖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场景,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日常。凭借扎实的调研,他牵头形成《高频办一键办》《中心城区社区运行效能调研报告》《外卖员日常工作沉浸式体验分析》等多份高质量调研成果,为上级决策部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作为全省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联系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杨云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探索出新兴领域“1234”工作法,成功破解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难、管理难、服务难”的痛点问题。今年7月,《中国社会工作报》专题报道沙洋县新兴领域党建经验。他牵头打造的党建品牌更是亮点纷呈:荆门法麦克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沃土先锋智领三农”品牌,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获《中国企业报》专题报道;沙洋镇商会党支部“汉津红商”、沙洋德美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双融双促”等案例,成功入选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典型案例库,为全市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沙洋经验”。在服务新就业群体方面,他积极推动新建2处“暖新驿站”,其中摩尔城“暖新驿站”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被列为全市示范站点,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休憩、充电、热饭的温馨港湾。
"心系民生办实事,履职为民显担当",这是杨云坚守的履职准则。他立足岗位职责,主动倾听群众心声,提出的"关爱一老一小、推进朝夕守护之家全覆盖"提案,因紧贴群众需求、可行性强,被纳入县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在提案推动下,我县“朝夕守护之家”建设加速落地。如今走进百秀坡社区朝夕守护之家,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明亮的活动室内,阿姨们专心学习民族舞蹈;婴幼儿服务驿站内,家长们陪着孩子做手工游戏,银铃般的笑声不断;老年人照料中心里,热水器、电视机、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
“杨委员的提案,准确把握了当前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政策调整后的社会需求,具有显著的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县政协委员、滨江新区百秀坡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晓华介绍:“我们百秀坡社区朝夕守护之家成立后,为百姓提供集养老托幼、日间照料、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切实提升了社区服务的温度和实效。”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上空"蜘蛛网"问题,杨云提交了《关于整治城区乱拉乱接电线电缆的提案》,被列为县政协重点提案。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城区主次干道、老旧小区的电线电缆进行规整梳理,让"空中乱象"变身"整洁风景",切实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此外,他还牵头组织县政协中共界别委员,围绕"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主题,深入村(社区)开展一线协商,推动多项协商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注入了"政协力量"。
凭借突出业绩,杨云先后斩获"2024年全县优秀公务员""2024年全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2024年全县优秀政协委员"多项荣誉称号,成为基层岗位上的"实干标杆"。展望未来,杨云表示:"我将一如既往发挥政协委员建言资政作用,提出务实且具针对性的建议,逐步完善党建引领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体系,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从村(社区)到企业,从社会组织到政协会场,从一线调研到创新实践,杨云始终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与政协委员的担当,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他用"桥梁"与"传声筒"的双重角色,让政策更有温度、民生更有保障,用实干与坚守书写着属于社会工作部门政协委员的责任与荣光。
记者:周艺苗 实习记者:夏嘉诚
编辑:常泽玄
审核: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