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阳镇易集村种植的100余亩“凌紫”紫薯喜获丰收。该村通过“紫薯+小麦+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一地双收”,有力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在高阳镇易集村的紫薯种植基地里,随着挖掘机器“走过”,一个个饱满圆润、紫黑发亮的“凌紫”紫薯从泥土中露出真容,十余名村民们正忙着分拣紫薯并装袋。
“只要地里有活,我就来帮忙,一天能挣100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补贴家用。”64岁的村民程金珍一边麻利地分拣紫薯,一边笑着向记者分享喜悦。

为优化种植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4月,易集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引进“凌紫”紫薯优良品种,并与广东省客商签订订单种植协议,销路稳定有保障。

“紫薯种植面积在100余亩,亩产4000斤,总产量超40万斤,总产值能达到28万元。其中村集体种植面积约25亩,总产值7万元,可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务工增收。”刘江波表示,通过“紫薯+小麦”轮作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下一步,该村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不断优化品种与技术,让紫薯产业成为带动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记者:程微 孔前
编辑:革格
审核:舒兵
